7月27日,中國網財經記者從司太立(603520.SH)處獲得消息,7月27日晚上19時10分許,司太立位于仙居現代工業(yè)集聚區(qū)(下稱仙居廠區(qū))的碘海醇粗品生產車間發(fā)生爆炸事故并引發(fā)火災,目前本次事故造成2人重傷。
司太立對外公布的最新信息顯示,事故發(fā)生后,經公司及消防部門組織滅火和搶救工作,火勢于19時40分許基本得到控制,事故中傷員被送至當地醫(yī)院救治,目前本次事故造成2人重傷。
據記者了解,本次爆炸事故車間主要生產碘海醇粗品,目前該車間已無法正常生產,預計對仙居廠區(qū)的碘海醇原料藥生產造成直接影響。仙居廠區(qū)2019年的碘海醇原料藥營業(yè)收入為3.6億元,占公司整體營業(yè)收入的27.5%,產生毛利潤為1.3億元,占公司整體毛利潤的23.52%。
公司表示,此次爆炸事故的原因正在調查中,不排除因本次事故導致仙居廠區(qū)進行停產整頓的風險。仙居廠區(qū)的營收和利潤占到司太立整體業(yè)績的比例在25%左右,如果停產,將會對公司的業(yè)績造成重大影響。
重要子公司因環(huán)境違法停產 業(yè)績雪上加霜
事實上,司太立因子公司停產影響業(yè)績的情況并不是首次發(fā)生。
2019年12月5日,司太立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海神制藥于近日收到臺州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出具的《責令停產整治告知書》,責令海神制藥就其前期調查發(fā)現的環(huán)境違法行為進行停產整治。
海神制藥是司太立幾經周折收購來的控股子公司,也是司太立的業(yè)績擔當,并表后,司太立的業(yè)績也由此實現了上市以來的最高增速。
業(yè)績增長嚴重依賴的子公司現在因為環(huán)境違法被停產改造,這對司太立而言,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更令人擔憂的是,由于2018年底剛剛完成收購,海神制藥目前尚在業(yè)績承諾期內,此次停產無疑將影響司太立的業(yè)績兌現。
據司太立方面稱,海神制藥本次停產整改,將影響其全年營業(yè)收入,“如無法完成業(yè)績預測,公司將與交易對方討論補償事宜。”
收購致流動性危機 鼓了大股東“腰包”
事實上,司太立因為收購付出了不小的代價。8.05億元的純現金收購,讓上市公司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資金鏈處于極度緊張狀態(tài)。
2019年年報顯示,司太立有息負債進一步擴大至23.76億元,其中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12.4億元,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金額僅為2.47億元,遠無法覆蓋短期債務。從債務結構來看,司太立的收購使用了大量的短期借款,屬于典型的短借長投,財務風險十分巨大。
為了緩解當前的債務風險,司太立曾拋出了可轉債計劃,但這一融資計劃終究沒有實施,在宣告可轉債計劃失敗后,司太立同時又公布了非公開發(fā)行預案,可見公司對資金的渴求狀態(tài)。7月2日,司太立的非公開發(fā)行事宜獲得證監(jiān)會核準。
上市公司背負了沉重的債務的壓力,然而大股東卻趁著股價大漲之時,幾乎將全部的股權質押出去了。司太立的大股東為自然人胡錦生,實際控制人是胡錦生與胡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30日,胡錦生持有公司股份3591萬股,累計質押股份數量為3350萬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93.3%;胡健持有公司股份3150萬股,累計質押股份數量為3150萬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100%。
如此高比例的質押數量,在A股中并不常見,一旦股價下跌,非常容易爆倉。
此外,上文提到的導致公司出現流動性風險的對海神制藥的收購,交易作價8.05億元。香港西南國際、寧波天堂硅谷、西藏硅谷天堂獲得的現金對價分別為7.05億元、5000萬元和5000萬元,香港西南國際成為最大受益方。根據彼時的重組報告顯示,香港西南國際是司太立實際控制人之一胡健配偶的盧唯唯控制的公司,是上市公司的關聯方,巨額的收購現金實際上流入了控股股東的腰包。
資料顯示,司太立是國內碘造影劑原料藥龍頭企業(yè),主要從事非離子型碘造影劑及喹諾酮類抗菌藥等藥物的原料藥及中間體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公司造影劑主要產品為碘海醇、碘帕醇、碘克沙醇等,喹諾酮類主要產品為左氧氟沙星、鹽酸左氧氟沙星等。(記者李冰巖 里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