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杰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是教育心理學考察的一個重點內容,需要重點理解和掌握。
在學習教育心理學時,大家首先要認識的一個人就是桑代克——教育心理學之父,而此人在各地的招教考試中也是常客,跟他相關的理論、知識都是,因此各位學員要重點掌握。
1.教育心理學之父
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學》一書,此書被譽為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著作,同時桑代克是第一個通過動物實驗(即大家都很熟悉的餓貓出籠的實驗)系統(tǒng)研究學習心理的人,桑代克這本書也被認為是教育心理學學科獨立的標志,而此人也被譽為"教育心理學之父"。
在此,我們把類似的知識點也進行總結:
"之父"——"教育學之父"夸美紐斯;"科學教育學之父""現(xiàn)代教育學之父"赫爾巴特;"心理學之父"馮特。
"第一"——俄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命名的著作:1877年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學》;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命名的教科書:1924年廖世承《教育心理學》。
2.嘗試錯誤說
桑代克在餓貓出籠的實驗基礎上提出了嘗試錯誤說,即學習的實質是通過嘗試錯誤建立刺激與反應的聯(lián)結,因此此理論又被稱為聯(lián)結說或試誤說。
他提出學習的三大規(guī)律:
準備率:學生在學習之前在知識水平以及心理發(fā)展水平上應達到一定的準備狀態(tài)。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得搞突然襲擊。
練習律:在學習過程中,要加強練習。但是并不是練習次數越多,練習效果一定越好,因為練習過程中還要注重對學員的反饋。
效果律:行為之后是否有一個滿意的結果。如果有滿意的結果,刺激反應的聯(lián)結加強,反之聯(lián)結減弱。如老師對于表現(xiàn)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即體現(xiàn)效果律。而效果律直接決定了聯(lián)結加強還是減弱,因此是最重要的規(guī)律。
由于桑代克是第一個通過做實驗系統(tǒng)研究學習心理的人,所以其嘗試錯誤說也是西方最早最系統(tǒng)的學習理論,同時也是教育心理學史上第一個較為完整的學習理論。
3.相同要素說
桑代克不僅基于餓貓出籠的實驗提出了嘗試錯誤說,也通過形狀知覺的實驗提出了學習遷移的共同要素說。認為遷移產生的條件是兩個學習情境中存在相似成分或共同要素。
以上是桑代克的主要的理論貢獻,也是考試中的極為重要的考點,需要各位學員必須掌握。
牛刀小試:
1.老師在教學中對表現(xiàn)好的學生進行表揚,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進行批評,體現(xiàn)的學習規(guī)律是( )。
A.準備律 B.練習律 C.效果律 D.活動律
【答案】C。解析:效果律強調學習行為之后是否有滿意的結果。
2.在學校教育中,教師應允許學生犯錯誤,幫助學生在不斷改正錯誤的過程中獲得發(fā)展體現(xiàn)的學習理論是( )。
A.聯(lián)結說 B.頓悟說 C.認知行為主義 D.認知同化說
【答案】A。解析:嘗試錯誤說又叫聯(lián)結說,認為學習的實質是通過嘗試錯誤建立刺激與反應的聯(lián)結,因此在教學中要允許學生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