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產品的設計擊中了以上這一系列的痛點,反響火爆似乎也不為過,而近幾年幾乎所有知名廠商都推出了自己消費級TWS耳機,若將其陳列在前估計也得看個眼花繚亂。
那我們該怎么從這些TWS耳機中挑選出適合自己的哪款呢?下面分享我自己的選擇意見,和品牌型號無關,可長時間適用。
謹記先看自己的耳型
大家看耳機可能都會先看品牌,比如自己手機是蘋果就首選Airpods,華為就選Freebuds,但往往忽略了這個耳機是否適合自己佩戴的問題。我也是這方面的受害者,之前買藍牙耳機比較關注耳機的音質,所以選擇了B&O E8三代,但之后發(fā)現(xiàn)這個耳機機身腔體比我之前用的繽特力5100大很多,在頻繁說話下顎開合帶動耳朵運動的情形下,左耳塞會大機率掉出來(不知道是不是我左耳偏小的緣故),搞得我在打電話的時候都得按著左邊耳機。
所以從我個人踩坑經歷來說,第一點建議應該看一下自己的耳型大小,目前TWS佩戴方式主要是半入耳式和入耳式兩大類:
首先得看自己耳朵的腔體能不能容得下機身較大的入耳式耳機,比如Bose,鐵三角,森海塞爾,B&O的經典款TWS機體都比較大;
如果耳朵偏小的話,建議選擇半入耳式耳機會比較舒適一些,如蘋果、小鳥等均是比較小巧的棒狀半入耳式耳機。
而掛耳式和耳翼式的耳機,主要考慮運動的穩(wěn)固性,如果是日常佩戴的話,長時間會使耳朵受壓舒適感較差,并不推薦選擇這樣的佩戴方式。
關注藍牙模塊參數(shù)
作為真無線藍牙耳機,我們首先關注的應該是其藍牙模塊,版本的話當然是最高越穩(wěn)定,延遲越小,傳輸越快,功耗越低。不過前提是你的手機也得支持對應的藍牙版本,否則版本再高自己也享受不了,純浪費。
目前最新的高端藍牙耳機,如森海塞爾的木饅頭二代和B&O E8 3.0是藍牙5.1,其它基本普遍支持藍牙5.0??筛鶕?jù)自己手機藍牙版本來選擇。
除了藍牙版本外,藍牙主控芯片的品質也十分重要,目前主流的廠商,除開自研的蘋果華為之外,便是美國的高通、臺灣的恒玄和絡達。相對穩(wěn)定性和品質來說,高通綜合評分最好,恒玄千元以下比較常見,絡達因為高性價比常見于百元中低端耳機,也常被華強北用于制造山寨AirPods耳機,連接傳輸速度快但穩(wěn)定性差一些,所以大家選購的時候也要關注一下核心藍牙模塊的廠商。
常見的藍牙音頻芯片廠商
音頻協(xié)議并不是決定音質關鍵要素
說到主控芯片,還是不得不提的就是芯片所支持的音頻解碼技術,常見的音頻協(xié)議有SBC(通用音頻協(xié)議),杜比的ACC,高通的aptX協(xié)議和索尼的LDAC協(xié)議四大類,業(yè)界來說LDAC的碼率最高(達990kbps),播放全編碼無損音樂無壓力;碼率對比為LDAC>aptX>ACC>SBC;支持的協(xié)議同時得看手機的藍牙模塊,如果是高通的主控芯片,便支持aptX,蘋果目前只支持ACC的高級音頻協(xié)議,不支持高通的aptX和索尼的LDAC,而索尼的LDAC是直接免費授權給了谷歌,所以新安卓系統(tǒng)原生都支持LDAC協(xié)議。
各音頻協(xié)議的碼率,數(shù)值越高保真越好
雖然說碼率越高,傳輸音質保真度越高,但建議大家不用太糾結這個參數(shù),畢竟我們常用的音樂播放器,最高也就支持320kbps的音頻播放,所以能夠支持ACC就基本夠用,除非你是發(fā)燒友,但話說回來,發(fā)燒友一般自帶HIFI,怎么會燒到手機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