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xxxx大片国产片_精品在线一区_亚洲午夜福利av_亚洲色大成人一区二区_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影片免费

您的位置:首頁 >財經 >

景逸X5 1.6L CVT及豐田致享1.5L CVT怎么樣-精彩看點

2023-06-23 09:10:14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貴為特大型央企的東風,那真真是家大業(yè)大,光在自主乘用車板塊,就有東風風神、風行、風光、風度,以及新晉獨立的啟辰等子品牌。


(資料圖)

在這其中,我們過去關注最多的無疑是東風風神,可惜的是,這位衣來伸手、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嫡長子”,始終沒搞出什么大名堂……

近半年來,反倒是風行品牌在兩件事情上給我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

一是SX6在十萬元以內7座車型銷量榜單上一度僅次于長安CX70(直到同門兄弟風光580出世……),以至于在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都能經常見到;

二是去年廣州車展去風行展臺探管,看看全新景逸X5、中期改款景逸S50,以及CM7、S500、SX6組成的產品線,拋開設計上的影子元素先不談,我當時的直觀感受是——這絕對是一個思路清晰,務實且擅長利用資源的企業(yè)。

就目前國內細分市場的發(fā)展而言,在風行的產品線中,景逸X5無疑處于最最重要的核心地位。車展后不久,稀飯就搶先試駕了新車的2.0L+6MT車型【參看:全新景逸X5 2.0L首試】;時隔三月,正值花開的時節(jié),我們再來看看其1.6L+CVT車型的表現(xiàn)如何……

外觀內飾設計的取舍

說到景逸X5的外觀內飾設計,多少還是有一些爭議的,尤其是內飾方面,大眾/奧迪車型的痕跡確實是比較明顯,對于這一點,任何辯駁都是無力的。

但另一方面,早在去年廣州車展探管之時,我對新車的整體觀感便是持認可態(tài)度的,這又怎么講呢?我們從車外、車內兩個角度來解讀。

在外觀與內飾兩者間,消費者顯然對于前者更為敏感,風行非常明智的一點就是,雖然有一些借鑒的影子,但其外觀部分的原創(chuàng)設計還是占主導地位的,故而最終的視覺效果絕不會有陸風X7、眾泰SR9之流的混淆既視感。

而單就車輛本身的設計審美而言,其整體觀感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大方利落,不說多么出彩,但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做好一件事情,其實是一個將目標與手段相結合的過程,就這兩方面而言,風行都要比陸風、眾泰高明……

不過,進到車內,就沒有什么原創(chuàng)、新鮮可言了,景逸X5的內飾基本上復刻了奧迪的新一代設計,你要理解成Q7的中控+途觀的方向盤,也未嘗不可……

細節(jié)方面與2.0L車型的差異

靜下心來想了一分鐘,為同一部車設計兩種前臉,這事好像起源自奔馳,發(fā)揚于哈弗……

景逸X5同樣擁有兩套前格柵方案,不同于2.0L車型的橫輻式造型,1.6L車型采用了繁星點陣式的設計,相較之下,個人更傾向于前一種方案,主要是因為前格柵的尺寸不夠大,而點陣設置又有些過于密集,視覺上顯得比較局促,不夠舒展。

進到車內,由于1.6L車型均未配備電子手剎與AUTOHOLD,故而在中央通道擋桿區(qū)域也有些許的變化,但讓我不能接受的是,和2.0L車型一樣,擋桿右側還是一排光禿禿的假按鍵,對于摩羯座的工科生來說,強迫癥和尷尬癌都要犯了……

車內做工的顯著提升與小遺憾

中控區(qū)域的造型讓人臉盲,但整體的細節(jié)做工卻給人幾分驚喜,中控臺上方壓印出的“縫線”、不同材質表面的紋路處理、各種飾板間的接縫控制,都已經完全不是上一代車型的粗獷風格。

不過么,更為細致的審視,轉向柱外罩接縫處較為粗糙,遮陽板固定螺絲裸露在外,而稀飯反映過的后備箱關閉阻尼過大的問題也依然存在,對于這些小瑕疵,希望后期批次車型能及時改進。

配置設置的驚喜與不合理

自主品牌車型配置豐富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但在景逸X5 1.6L+CVT車型上,依然有一些讓我驚喜的地方。

四車窗一鍵升降、全車8氣囊、電動折疊/加熱的后視鏡,圖像清晰帶隨動軌跡線的倒車影像,要知道這臺1.6L CVT尊享型指導售價不過10.59萬元。

但另一方面,方向盤只能上下兩向調節(jié)、駕駛座只有手動調節(jié)、自動大燈缺失、后排沒有任何電源接口,這些又都顯示出配置設置方面的一些不合理。

空間表現(xiàn)不俗

【圖中體驗者身高182cm】

全新景逸X5的軸距已經達到了2720mm,這在同級中絕對是一個不錯的硬指標,而其實際的空間表現(xiàn),稀飯在首試2.0L車型時,已有提到,確實是表現(xiàn)不錯。

在這里,再用幾張照片為大家更清晰、直觀的呈現(xiàn)一下具體的乘坐與儲物空間水準,畢竟,景逸X5的潛在用戶,對于空間的需求那基本上是多多益善。

濾震質感的分裂

景逸家族一直都是偏向舒適的底盤取向,X5車型顯然也不會例外,而且相比2.0L車型,1.6L車型還采用了小一寸的215 60/R17規(guī)格的馬牌輪胎CC5輪胎,最后出來的效果是什么樣的呢?

對小顛簸的過濾到了讓人感動的想流淚的地步,什么路面接縫、小的坑洼,那完全是視之無物,在車內感知甚微,這質感就是博越、CS75都要自愧弗如。

不過,若是速度過快、或是面對一些較大的顛簸,懸架表現(xiàn)就有些露餡了,除了對振動沖擊的吸收下降,整體的濾震質感稍顯松散。這與懸架后段的阻尼設定有一定關系,但更主要的原因,依然是懸架在機械精密性方面尚有欠奉。

1.6L動力真的是有點尷尬

1.6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不用看參數(shù)也知道是一個緊湊型轎車的入門動力,放在一個尺寸偏大的緊湊型SUV車型上,用腳趾頭想,也能大概明白動力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水準。

試駕前,我個人是想分到一臺手動擋車型的,跑起來多少能暢快點,面對眼前的1.6L+CVT只能是稍顯無奈了……

這臺1.6L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22馬力、峰值扭矩151?!っ?,參數(shù)與實際輸出都沒什么亮點,應付日常市內代步倒也沒什么問題,但跑個山路、高速,真的不太適合它。

具體來說,整體的加速非常平庸,若是再碰上一點上坡,60km/h以上提速就有很強的乏力感,80km/h以上轉速表的攀升其實是在考驗你的眼力,而且轉速上來后的動力系統(tǒng)NVH也是讓人不想多說……

但有一說一,讓1.6L發(fā)動機帶動這么大的車身確實是勉為其難,而CVT變速箱的表現(xiàn)甚至還拖了發(fā)動機的后腿……

CVT未必是個好東西

對駕駛員意圖的理解與轉速的響應倒還可以,但動力接合時候的頓挫明顯且頻繁,這確實是CVT變速箱,但開起來竟有通用雙離合、或者是十年前通用第一代6AT的錯覺。

究其原因,與這臺邦奇CVT在動力導入機構上,沒有采用可以柔性傳動的液力變矩器,而是使用了電控多片式離合器,有很大關系,再加之調校標定不夠完善,最后就是這樣的結果。

此外,這臺CVT帶有手動模式與雪地模式,對于前者,算是這臺變速箱為數(shù)不多的優(yōu)點,手動模式下的行程、手感都還不錯,擋位的響應切換也比較迅速,而且強制降擋的寬容度也比較高,有助于通過維持轉速來獲得一個多少有所提升的動力感受。

至于雪地模式,以這樣的動力水準,什么高擋起步、提前升擋,什么降低油門響應、降低扭矩輸出,其實真的意義不是太大,我就當你是逗我好了……

定位問題

2.0L+6MT與1.6L+CVT,對于這樣兩套動力總成,彼此間的定位差異,恐怕很多消費者都要犯嘀咕,而看完1.6L+CVT的動力表現(xiàn),可能大家還會懷疑這套總成的存在價值。

對此,我想風行方面不是不明白,更多恐怕還是自身的無奈,這套CVT終究是眼下能拿出來的唯一一套自動變速箱……

好的消息是,景逸X5的1.5T車型將于下個月的上海車展發(fā)布,而在去年底上市發(fā)布會現(xiàn)場對風行高層的采訪中,對方也提到將借助集團公司的資源盡快引入雙離合變速箱。

如果在不久的將來,景逸X5能以一至兩款1.6L手動車型來拉低入門門檻,以2.0L與1.5T車型作為銷售主力,并提供1.5T自動擋車型滿足更多消費需求,我想,其未來的市場前景還是值得期待的!

總結

作為風行全面進入2.0時代的第一款產品,景逸X5確實見證了風行品牌的顯著進步,尤其是靜態(tài)部分,外觀內飾的觀感質感,車內的乘坐儲物空間水平,都可以算得上是當下同級自主車型的中上水準。但就這套1.6L+CVT動力總成而言,其動力水準、平順程度、NVH表現(xiàn)確實是差了點意思……

基于這個原因,我們給出了值得推薦-的推薦等級,而對于確實非常喜歡這款車的朋友,建議優(yōu)先考慮2.0L手動擋車型,或是少安勿躁,等待稍后推出的1.5T車型。

如果把換代看成一次大工作量的作業(yè),全新景逸X5算是比較成功的完成了其中一半,接下來,我們期待它能盡快完成另一半!

致享,致炫,威馳FS和威馳之間的四角戀關系,精彩程度可以在紅袖添香開個專欄。但它們的故事,想必大家已經耳熟能詳,我也就不多嘮叨。

說起來湊巧,致享的上市發(fā)布會是我去的,當頭發(fā)花白的小林一弘站在臺上,向我們娓娓道來豐田造小車的歷史時,我內心最柔軟的那個地方竟被觸動了,我想豐田對于Yaris L多少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意思。18年前,第一代Yaris(vitz)的誕生,為豐田在全球市場打下“最可靠小型車”的江山。但自2008年引進中國后,由于市場的特殊性和較高的售價使然,雅力士一直水土不服。尤其尷尬的一點,長城以它為鑒推出炫麗,售價是雅力士的一半,月銷迅速突破5000輛,這讓日本人嘗到了敗走麥城的滋味。2013年,致炫以全新的面貌來到中國,轉變市場思路,入鄉(xiāng)隨俗,繼續(xù)肩負起豐田小型車戰(zhàn)略的重任。

說了一大段歷史,一是情緒真被感染了,二是為了引出下面這位主角——Yaris L致享,俗稱,致炫三廂版。

致享和致炫,主要有哪些同和不同?

從前面看,它是致炫,從后面看,它是威馳。我很想用這么一句詞窮的話來概括致享的外觀。但仔細觀察前臉后又會發(fā)現(xiàn),它也有一些自己的特點。保險杠那兩撇為了營造個性而故意做出雙色涂裝效果的大胡子被砍掉,猶如從18歲成長到25歲。下格柵也有細小的調整,從致炫的網(wǎng)狀格改成橫條設計。這些小修小補的細節(jié),令致享看上去柔和不少,更加符合家用三廂車的定位。盡管如此,我對于豐田設計師這種懈怠的工作態(tài)度還是很不認同的。

都說是致炫三廂版,那么內飾部分當然也是和前者如出一轍的。豐田這幾年在外觀設計上一直劍走偏鋒,意圖改變中庸的形象,埃爾法領銜家族車巡展,整個就是一山口組出動。但內飾風格卻有保留,還是原來的那個味道。好不好看這種事情,見仁見智。但致享的內飾設計卻有不少亮點的地方。我比較喜歡的一點是皮料效果,雖然受限于成本,只能用硬質塑料作為裝飾,但設計師聰明地用縫線來模仿真皮紋路,視覺效果有高級感。另外一點是儀表盤立體自發(fā)光功能,也是凸顯高級感的一項設計,不過,只有四款高配車型才會配備。

又一個湊巧。在出發(fā)去試駕會前,我客串了一期阿棠的《新車評Let’s Go:全新致炫VS飛度,日系小型車你粉誰?》,視頻時長的關系,對于致炫的空間并沒有作過多的闡述。蹭這個機會,我再來說說儲物便利性。致享和致炫,除了后備箱空間不一樣外,其它的地方并沒有什么不同。

A0級小車就像是28方的小戶型房,如何“偷空間”,是消費者們最關心的一點。不談空間數(shù)據(jù),說說明顯的兩個好和兩個不好。比較貼心的設計是,在正副駕駛席空調口前方都有杯座或儲物格(這下我們完全可以在炎熱的夏天喝上自制凍檸茶了......),車門下方的儲物格被分區(qū)成三塊部分,比較有條理性。稍顯局促的地方,一個是中控下方的儲物格,第一塊只適合放一些停車卡,小玩意之類的東西。二個是后排人員的頭部空間和車門下方沒有可儲物的地方。

配置有哪些亮點?會更豐富嗎?

我們試駕的這臺車是1.5G CVT炫動天窗版,次頂配車型。除了頂配才有的透鏡以外,往下版本的車都是普通鹵素前大燈。四款高配車型上都有前后霧燈。而其它燈光配置方面,真是有點給力。1.5L車型全系標配LED日間行車燈,比較特別的是在車內有單獨的開關。

全新致炫在配置上令人又愛又恨的特性,很好地被致享傳承了下來。在10萬元區(qū)間的小車內,出于成本的考慮,能做到全系標配自動啟停,VSC車身穩(wěn)定控制系統(tǒng)和坡道輔助功能的,我想就只有致享了。過去,豐田只是將安全當作一個品牌文化在經營,這些年越發(fā)地開始落實到車型身上,這是值得稱贊的一點。不少消費者在買車的時候,并不會一定要求有這項配置,但在危機時刻,例如濕滑路面過彎或者高速變線時,真的會拯救你的生命。

但是,明顯的一個缺失的配置,就連頂配車型,都沒有中控顯示屏和倒車雷達。這對于像我這種沒有安全感,對距離預判不準的女生來說,真是非常頭疼的事情。但魚和熊掌擺在面前,你會選VSC還是倒車雷達?惡意揣測一下,也許豐田是在想著,讓你幫4S店多賺點加裝倒車雷達的費用呢。嘿嘿。

1.5L+CVT的動力總成,對標鋒范,哪個更強?

開上手的第一刻,即便閉著眼睛,你也會破口而出:沒錯,這就是豐田車的感覺。

CVT變速箱令整個動力的銜接平順流暢,雖然沒有像德福巧克力那般絲滑,但比老致炫上的那款4AT已經好了太多。起步那下的油門是慵懶的,加速時的感覺依然會令人聯(lián)想到AT,踩下油門那刻轉速會飛快地上揚,突如其來的加速感,竟然有種想劈彎的沖動。但當你開始期待它在下一個轉速段有更有料的表現(xiàn)時,它給你的反饋是疲軟的。這和鋒范的表現(xiàn)完全是兩種風格,就像是跑馬拉松,一個在起跑線上全力沖刺,但后勁跟不上,一個保持勻速,似乎沒有驚喜,但下一刻給人感覺后勁又是足的。

至于致享的操控特性,我在重慶這座山城上,倒是找到了另一種解讀方式。它的轉向和剎車比例都是偏向比較舒緩的風格,方向盤對于路感的反饋也是如此。如果你想期待化身藤原拓海,開著它在山頭間送火鍋外賣。那么不好意思,這臺致享86不是你的菜。無他,只因這臺車的調校不是為操控樂趣而生,放松下來,漫不經心舒適地開,才是它想傳達的觀點。廠家人員表示,致享將它的競爭對手瞄向鋒范,我覺得真的有得一拼。畢竟相對來講,靜音和底盤濾震兩方面確實優(yōu)異許多。但開慣了本田車的人再開致享,可能一時會不習慣。一個底盤以硬出名,一個以軟出名,兩個極限之間切換很難找到平衡點。結合以上幾個點,其實我認為這兩臺車在機械結構上是沒有可比性的,因為性格不同,優(yōu)缺點不同,目標受眾當然也就不一樣。

年輕人的第一臺車,你準備好了嗎?

在致享上市發(fā)布會上,廣豐將其定位為年輕人的第一臺小車。因為它跟致炫的淵源,本以為這是一篇寫到懷疑人生的試車稿,但實際試駕下來,又覺得它跟致炫的調性不太一樣,差點錯過一臺可能大賣的車子。用趙雷的《理想》這首歌,能很好的形容它的消費人群。對于那些努力在城市奮斗,經濟基礎不太寬裕,想買“省心,穩(wěn)定可靠”小車的90后三口之家來說,致享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如今10萬元區(qū)間早已被自主品牌SUV分掉2/3塊江山,出于性價比,配置和空間這三方面的考量,大部分國人能買到SUV就不會考慮轎車產品。如何培養(yǎng)自己的調性,精準地get到目標受眾心里的那個點,是非常關鍵的一步。考慮到文章開頭所提到的四角戀關系,基于誠意度,我們給出“值得推薦”的評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