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魏晉風(fēng)流,竹林七賢是無法繞過去的。竹林七賢是一個有故事的群體,用現(xiàn)在的話說,是一個點贊量超多、非議也不少的朋友圈。
嵇康、阮籍、劉伶、向秀、阮咸、山濤、王戎七人,相聚之初,如七棵青翠的竹子,于無序和黑暗的魏晉時期喝酒、清談、縱歌,恣意形骸,豪邁不羈。他們學(xué)識淵博、滿腹經(jīng)綸,厭煩政治傾軋、明爭暗斗,于是開始尋求精神上的解脫,著意于在生命形態(tài)和生活方式上開辟前所未有的新氣象。所謂“真名士,自風(fēng)流”,用在那時的竹林七賢身上,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資料圖】
竹林七賢具有玄心、洞見、妙賞、深情的特質(zhì)。他們獨特的言談舉止,體現(xiàn)了各自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具有穎悟、曠達、直率的人格魅力,凝聚成一種社會形象和時代精神。
竹林七賢是玄學(xué)的代表人物,他們有不同的思想傾向。嵇康、阮籍、劉伶、阮咸始終主張老莊之學(xué),“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濤、王戎好老莊而雜以儒術(shù),向秀則主張名教與自然合一。他們在生活上有共通之處,那就是不拘禮法,清靜無為,聚集竹林,縱酒佯狂,以文諷世。因為思想傾向上的不同、性情上的差異,竹林七賢最后在政治重壓下分崩離析,嵇康、阮籍、劉伶不與司馬朝廷合作,嵇康被殺害,阮籍佯狂避世,劉伶終日以酒為伴。向秀、阮咸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但不為所重。山濤、王戎投靠司馬朝廷,獲得高官厚祿。
竹林七賢的靈魂人物非嵇康莫屬。他爽朗清高,心性放達,通曉文學(xué)和音律,奇才大略,遠邁不群?!稌x書·嵇康傳》中說他“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fēng)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zhì)自然”??梢哉f,嵇康是內(nèi)外兼修,集俊朗與才華于一身的傳奇人物。他由內(nèi)向外透出來的飄然凜異、遺世獨立的高貴氣質(zhì),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嵇康更有一曲《廣陵散》,堪稱人間絕響,讓人一聽傾心,再聽止步。
嵇康如此優(yōu)秀,自然引起了各方的注意、重視。司馬昭就一度想拉攏嵇康作為他的幕僚,但嵇康以只想遠離政治為由一再拒絕。好友山濤勸他做官,沒想到嵇康竟寫下《與山巨源絕交書》憤然以對。
嵇康有打鐵的愛好,每到夏天,就領(lǐng)著幫手向秀到一棵枝繁葉茂的柳樹下,脫了上衣,乒乒乓乓地打鐵。一天,司馬黨徒鐘會專程來探訪嵇康,請他做官。嵇康頭也不抬一下,自顧自地打鐵,讓鐘會好生沒趣,自此埋下了禍患。后來,他被鐘會構(gòu)陷,引來殺身之禍。在刑場上,四十歲的嵇康含笑撫琴,彈完《廣陵散》,引頸絕塵而去。
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濟世之志,在政治上傾向于曹魏,對司馬氏集團心懷不滿,但迫于司馬氏的淫威,不得不應(yīng)酬敷衍,接受司馬氏授予的官職。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態(tài)度,或閉門讀書,或登山臨水,或酣醉不醒,或緘口不言。司馬氏對他采取容忍態(tài)度,對他放浪佯狂、違背禮法的各種行為不加追究,阮籍最后得以終其天年。
阮籍常借酒避禍。相傳,司馬昭曾為其子司馬炎求婚于阮籍女,阮籍不敢直接回絕,于是一醉六十余天,天天酣睡,使來者始終找不到開口的機會。謀士鐘會常欲加害于阮籍,但阮籍天天爛醉如泥,使鐘會無法羅織罪名。阮籍靠酒的掩護,躲過一場又一場災(zāi)禍。
劉伶反對司馬氏的黑暗統(tǒng)治和虛偽禮教。為避免政治迫害,也以飲酒為樂事,??v酒狂飲。他時常趕著鹿車,揣酒在懷,命人拿著鐵鍬跟在后面,囑令說:“我如果醉死了,就地把我埋掉。”嗜酒佯狂的劉伶,性情曠達,任性放浪,不為禮教所拘束,喝醉酒后常常把身上衣服脫光。一天,有人拜訪劉伶,見他如此模樣,實在看不下去,就譏諷說:“你也是禮教中人,這等行徑實在有失體統(tǒng)?!眲⒘孀硌垡环f:“我以天地為房屋,以房屋為衣裳,你怎么跑到我褲子里來了?”客人聽后,無言以對。
向秀好讀書,尤好老莊之學(xué),作《莊子隱解》,解釋玄理,影響甚大,對玄學(xué)盛行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他與嵇康、呂安等人交善,但不善飲酒。在嵇康鍛鐵戲弄鐘會的時候,向秀在旁邊給嵇康拉風(fēng)箱。嵇康、呂安赴死后,向秀西行經(jīng)過他們舊日的居所,在日暮時分聽到鄰人嘹亮悲愴的笛聲,不禁追思往昔與嵇康、呂安一起游玩宴樂的情分,懷念二人不受拘束的才情,寫下了千古名篇《思舊賦》。在嵇康被害、物是人非的大環(huán)境下,本想隱居不出的向秀,最后還是在司馬氏的高壓下接受官職,但他選擇只做官不做事,消極無為。
阮咸是阮籍之侄,歷官散騎侍郎,補始平太守,但晉武帝認為他耽酒虛浮,并沒有重用他。阮咸同阮籍一樣,放達任誕,狂浪不羈。他不隨便交朋友,只和親友知交弦歌酣飲。有一次,他的親友在一起喝酒,他也來參加,不用酒杯,而是用大盆盛酒,喝得醉醺醺的。當時有一大群豬也來尋酒喝,阮咸就和豬一起喝酒。他一面飲酒,一面鼓琴,不亦樂乎。一時間,“與豕同飲”傳為笑談??此扑撞豢赡偷娜钕?,卻是當時的琵琶大師,有《律議》傳世。有一種古代琵琶即以“阮咸”為名。他曾與荀勖討論音律,荀勖自認為遠不及阮咸,極為嫉恨,后來,阮咸因此被貶為始平太守。
山濤雖與嵇康、阮籍情意甚篤,但終歸志趣不同,他推舉嵇康卻引出絕交一事即可說明。山濤謹小慎微地接近權(quán)力,在曹氏與司馬氏爭奪權(quán)力的關(guān)鍵時刻看出事變在即,“遂隱身不交世務(wù)”。當大局已定,司馬氏掌權(quán)的局面已經(jīng)形成時,他出來做官,累遷尚書吏部郎。
至于王戎,他是個十分聰明有悟性的人。阮籍曾開他的玩笑說:“俗物已復(fù)來敗人意。”由此可見,王戎是七賢中最庸俗的一位。竹林七賢離散后,王戎茍媚取寵,熱衷名利,立朝無所匡諫。他更是個貪吝之人,擁有遍及各州的田園,聚斂財富不計其數(shù)。相傳他家種有很好的李樹,果實豐盈,家人吃不完,只好出售。但他怕別人得到他家的種子,便以鐵鉆將李子之核取出來再出售。
竹林七賢結(jié)緣之初,也就是魏晉交會之際。他們有風(fēng)骨、有理念,文著豐碩,表達了緣于內(nèi)心的聲音,締結(jié)了一個“志同道合、豪放不羈”的文人群體,可謂影響深遠,不啻為精神史上一道極其自由的獨特風(fēng)景。不管是嵇康的剛直、阮籍的謹慎、劉伶的佯狂,還是向秀的無奈、阮咸的乖張、山濤的隨機應(yīng)變、王戎的隨波逐流,他們的人生,都值得后世慢慢回味、細細思索。
來源:中國語言文字
作者:程應(yīng)峰
編輯:苗苗
【聲明: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號,轉(zhuǎn)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