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湖北日報訊(通訊員楊揚)最美人間四月天,正是踏春好時節(jié)。近日,武漢東湖高新區(qū)花山街杏園社區(qū)開展“春光爛漫·放肆趣野”自然教育研學活動。20組親子家庭懷揣好奇與激動的心情,做一回“一日農夫”,在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活動中體驗春耕文化,享受田園時光。
“大自然會說話嗎?”“在我國春天最先到來的城市是哪里?”“既是節(jié)氣又是節(jié)日的是什么節(jié)?”研學老師給大家科普了二十四節(jié)氣,讓孩子們了解其背后的科學原理,感受先人的智慧結晶和現代自然科學的瑰麗壯美。泥土的氣息、青草的芬芳、鮮花的馥郁,大自然的美好無處不在。觀察、撫摸、感受,孩子們在大自然中體會到了很多書本里沒有的樂趣。挖野菜、做植物拓印,在田野里,孩子們驚喜地與許多動植物不期而遇。
在農民伯伯的示范下,孩子們手持小型農耕工具,化身小農夫,學習翻土、起壟、春播等傳統農業(yè)小知識,并在家長的幫助下,用稚嫩的小手在專屬菜地里播下童年的愿望與回憶。種植園里一片繁忙景象,成為春天又一道靚麗的風景?!斑@個活動非常好,這些傳統農具,別說小孩子,連我們都沒接觸過,現在可以很好地學習了解一下。”輪值家長戴佩佩說,這場春耕研學活動,讓孩子們在了解現代前沿農業(yè)科技的同時,也體驗了傳統農耕文化,感受農耕的辛勤和豐收的喜悅,從而明白“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真正含義。
在探尋自然奧秘的興奮和新奇中,沒有一個孩子喊累,也沒有一個孩子掉隊。在尋找“蘿卜王”和“找雞蛋”比賽中,雖然一個個汗流浹背,卻大呼參與勞動很過癮。陽光下、田野間、春風里,都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社區(qū)負責人說,本次研學活動讓孩子們知在課內、行在課外,了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意義。孩子們在勞動中豐盈羽翼,在汗水中浸潤成長,在思考中增長見識,在親子互動中促進感情,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讓勞動教育在成長的“土壤”里扎根萌芽,開花結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