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實現(xiàn)在有部電視劇《羋月傳》根據(jù)歷史上羋八子進行演繹早年經(jīng)歷宣太后本是楚國人,后成為秦惠文王的姬妾,稱羋八子。
2、 前306年,秦武王因舉鼎而死。
(資料圖片)
3、因秦武王無子,他的弟弟們爭奪王位。
4、 趙武靈王派代郡郡相趙固將在燕國作為人質(zhì)的公子稷送回秦國。
5、在宣太后異父弟魏冉的幫助下,公子稷繼位,即秦昭襄王。
6、魏冉隨后平定了王室內(nèi)部爭奪君位的動亂,誅殺惠文后及公子壯、公子雍,將悼武王后驅(qū)逐至魏國,肅清了與秦昭襄王不和的諸公子。
7、因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魏冉輔政。
8、主掌朝政前307年,楚懷王派兵包圍韓國的雍氏(今河南禹州東北),長達五個月不能攻克。
9、韓襄王多次派使者向秦國求援,但秦國軍隊一直不出崤山,按兵不動。
10、韓襄王又派尚靳出使秦國,尚靳以唇亡齒寒的道理勸說秦國盡快派兵救援。
11、而宣太后因為自己的故鄉(xiāng)是楚國,不同意派兵救援,她召見尚靳對他說:“當年我服侍秦惠文王時,大王把大腿壓在我的身上,我感到身體疲倦不能承受。
12、而他把整個身體都壓在我身上時,我卻并不感覺到重,這是因為這樣對我比較舒服。
13、秦國要幫助韓國,如果兵力不足,糧草不濟,就無法解救韓國。
14、解救韓國的危難,每天要耗費數(shù)以千計的財物,這對我和秦國又有什么好處?”韓襄王于是又派張翠出使秦國。
15、甘茂認為韓國一旦投靠楚國,楚、韓兩國就會挾持魏國來危害秦國,他主張秦昭襄王立即出兵救援韓國。
16、秦昭襄王于是下令出兵,楚國聞訊后撤軍。
17、前287年,齊、趙、韓、魏、楚五國合縱攻秦未能成功,諸侯在成皋(今河南省滎陽市西)停戰(zhàn)。
18、秦昭襄王想讓韓國公子成陽君兼任韓、魏兩國的國相,韓、魏兩國不同意。
19、宣太后通過穰侯魏冉對秦昭襄王建議不要任用成陽君。
20、因為成陽君曾因秦昭襄王的緣故困居于齊國,在他窮困的時候,秦昭襄王沒有任用他,而成陽君受寵,秦昭襄王又要任用他,不會使他滿意;秦昭襄王任用成陽君而韓、魏兩國不同意,會有損于秦國與這兩國的關(guān)系。
21、秦昭襄王聽后打消了這個念頭。
22、誘滅義渠義渠是東周時期活躍于涇水北部至河套地區(qū)的一支古代民族,長期與秦國發(fā)生戰(zhàn)爭。
23、前331年,義渠國內(nèi)發(fā)生內(nèi)亂,秦惠文王派庶長操平定內(nèi)亂。
24、前327年,秦惠文王在義渠設(shè)縣,義渠王向秦國稱臣。
25、前319年,秦國攻打義渠,奪取了郁郅(今甘肅省慶陽市東)。
26、作為報復(fù),次年義渠參與了公孫衍合縱楚、韓、趙、魏、燕的五國攻秦之戰(zhàn)。
27、義渠趁秦軍主力與五國交戰(zhàn)之機,大敗秦軍于李帛(今甘肅省天水市東)。
28、前314年,秦惠文王再次派兵攻打義渠,攻取了徒?jīng)埽ㄎ挥诮裆轿鳌㈥兾鲀墒¢g黃河南段以西地區(qū)境內(nèi))等二十五座城池,義渠國力大損,但仍保留一定實力。
29、秦昭襄王繼位時,義渠王前來朝賀,宣太后與義渠王私通,生下兩子。
30、后秦昭襄王與宣太后日夜密謀攻滅義渠之策。
31、前272年,宣太后引誘義渠王入秦,殺之于甘泉宮。
32、秦國趁機發(fā)兵攻滅義渠,在義渠的故地設(shè)立隴西、北地、上郡三郡。
33、失去權(quán)勢宣太后主政時任用弟弟魏冉、羋戎以及兒子公子悝、公子巿等四貴主政。
34、宣太后及四貴的專權(quán)極大限制了秦昭襄王的權(quán)力,造成了秦國國內(nèi)只知有太后和四貴,不知有秦王的局面。
35、魏國人范雎逃亡至秦國后,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
36、范雎向秦昭襄王建議收回五人的權(quán)力,以免造成淖齒、李兌那樣弒君篡國的禍亂。
37、秦昭襄王采納范雎的建議,廢宣太后,將魏冉、羋戎、公子悝、公子巿等四貴驅(qū)逐出秦國。
38、去世宣太后十分寵愛情夫魏丑夫,宣太后生病即將去世時,傳令讓魏丑夫為自己殉葬。
39、魏丑夫得知后十分害怕,于是請庸芮游說宣太后。
40、庸芮先問宣太后人死后是否能夠感知到人世間的事情,宣太后回答說不能。
41、庸芮繼而說既然人死后不會有什么知覺,那您又為何要將自己心愛的人置于死地?如果死人真的有知覺,那么先王早就因出軌之事對太后您恨之入骨。
42、太后您彌補過失都來不及,又怎么能和魏丑夫有私情呢?宣太后認為庸芮所說有理,于是撤銷了魏丑夫為自己殉葬的旨令。
43、前265年十月,宣太后去世,葬于芷陽驪山(今陜西西安臨潼區(qū)驪山)。
本文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有幫助。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