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資料圖)
◆記者:陸嘉成 吳錦玲
在寶應(yīng),有著一大批的玻璃制品“吹藝人”,他們通過嫻熟的技藝,讓玻璃瓶在他們手上栩栩如生。
謝輝就是其中一名“吹藝人”,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吹制一只玻璃版圣誕樹,讓玻璃從1100度到1200度的高溫下燒制熱熔后,他需要用最短的時間把燒紅的玻璃放入模具中吹塑成型,這樣才能在玻璃冷卻之前吹出一只器型完美的玻璃版圣誕樹。
謝輝是小官莊鎮(zhèn)的一家玻璃器皿廠的廠長,同時也是一位老師傅,據(jù)他介紹,學(xué)這一行是比較有技術(shù)含量的,玻璃制品美觀、大氣,但制作工藝并不簡單,哪怕是科技發(fā)達的今天,越是精細的玻璃制品越需要人工吹制完成,人工吹制的最大特點就是造型獨特、精致靈動,這是機器無法替代的,一般來說,沒有2、3年的工作經(jīng)驗是做不成的。1993年,謝輝開始接觸這一行,先是當學(xué)徒,后來自己出來單干。從入行之初的車間小工,到現(xiàn)在成長為一家工廠的負責(zé)人,“吹玻璃”的手藝,他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記者去采訪時看到,車間里熱氣騰騰、光影璀璨,工人們都在忙著趕制海外訂單,為了起到散熱的效果,每個師傅的腳下都有一臺風(fēng)扇在運作,里面的溫度最高能達到45度,玻璃融化的溫度更是達到了1100到1200度,所以工作時,大家都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很多傳統(tǒng)手藝會被遺忘,但那些樸實的勞動者卻十分值得敬佩。
編輯:華麗
審核:杜強 王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