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圇吞棗的故事和寓意,囫圇吞棗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囫圇吞棗”的意思是吃棗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通常用來比喻讀書等不加分析地籠統(tǒng)接受或者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3、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貶義,形容讀書不認真。
4、示例:一個高中文科的學(xué)生,與其囫圇吞棗或走馬看花地讀十部詩集,不如仔仔細細地背誦三百首詩。
5、擴展資料“囫圇吞棗”成語故事:古時候有個先生收了很多弟子。
6、有一天學(xué)生正在吃梨子和棗子,剛好來了一位醫(yī)生客人來先生家做客。
7、客人看到學(xué)生們正在吃著梨子和大棗,就勸他們說:“吃梨子雖然對牙齒好,但吃多了卻會傷脾;而大棗吃了多脾好,可是吃多了就會損壞牙齒。
8、”聽了這位客人的話,一個學(xué)生說:“那我吃梨的時候光嚼不咽下去,這樣就不能傷我的脾了;吃棗就整個兒吞下去,就傷不了我的牙齒了。
9、”客人笑著說:“唉,真沒辦法,你整個兒一個囫圇吞棗呀!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囫圇吞棗囫圇吞棗hú lún tūn zǎo中文解釋 - 英文翻譯 囫圇吞棗的中文解釋以下結(jié)果由漢典提供詞典解釋【解釋】:囫圇:整個兒。
10、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
11、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12、【出自】:宋·圓悟禪師《碧巖錄》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細嚼來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侖吞個棗。
13、”【示例】:一個高中文科的學(xué)生,與其~或走馬看花地讀十部詩集,不如仔仔細細地背誦三百首詩。
14、 ◎朱自清《論詩學(xué)門徑》【近義詞】:不求甚解、生吞活剝【反義詞】:含英咀華、細嚼慢咽、融會貫通【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貶義,形容讀書不認真囫圇吞棗hú lún tūn zǎo【解釋】:囫圇:整個兒。
15、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
16、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17、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