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民主與法制網訊(通訊員王璽)近日,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人民法院趙鎮(zhèn)法庭成功調解一起變更撫養(yǎng)權糾紛案件,雙方當事人經法院調解達成撫養(yǎng)權變更協議。
魏某(女)和馮某(男)曾系夫妻關系,婚后育有一子。2016年6月16日,雙方因感情破裂在禮泉縣民政局依法辦理離婚手續(xù),就子女的撫養(yǎng)達成協議,其子的撫養(yǎng)權歸父親馮某,暫由母親魏某代養(yǎng),馮某每月支付孩子生活費800元。
協議生效后,其子一直隨魏某共同生活,馮某未按期履行給付孩子生活費的協議。2020年4月7日,禮泉縣法院對雙方就子女撫養(yǎng)費問題進行調解后,馮某仍未按期履行。魏某遂于2021年7月2日申請該院強制執(zhí)行。今年3月6日,魏某以馮某作為孩子的監(jiān)護人不履行義務且一直在外地務工對孩子缺少關愛為由,訴至該院要求變更孩子撫養(yǎng)權歸自己所有。
承辦法官考慮到該案件事實清楚、法律關系明確,為減少對孩子身心的傷害,并考慮到魏某已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雙方見面容易情緒激動,決定通過“背對背”調解的方式化解糾紛。但雙方態(tài)度均十分強硬,不愿意就此事讓步,一時間調解工作陷入僵局。
面對上述狀況,承辦法官并未放棄,轉而從情理入手,通知魏某、馮某及已滿十二周歲的小馮見面詳談。交談中,小馮思路清晰,樂觀積極,表示堅持要和母親共同生活。隨后,承辦法官安排馮某與其子面對面溝通交流,并對馮某釋法明理,耐心疏導,希望馮某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慮問題,盡量減輕父母離異對孩子的傷害。
最終,在長達兩小時的溝通調解后,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孩子撫養(yǎng)權歸魏某,馮某可按照約定探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