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范華 盧春陽
(資料圖)
祠堂街,位于少城區(qū)域的南端,與人民公園隔街相望。這條百年老街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718年,那時候的它還被稱為“喇叭胡同”,直到后來時任四川總督年羹堯修建生祠于此,故得名“祠堂街”。
擁有300年歷史的它換上“新皮膚”后,搖身一變,有了一個新名字叫“祠堂街藝術(shù)社區(qū)”。修復(fù)好的古建主體大面積呈現(xiàn)紅色、灰色、橙色等極具煙火氣息的色調(diào),讓人眼前一亮。
這里不僅保留和修繕了古老的建筑,還開始和年輕人們的生活接軌。目之所及的建筑物,門口都會掛有一個招牌,上面赫然寫著“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并且標注出某某舊址。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卻也透露出背后歷史的厚重感。
如今面貌一新的祠堂街,靜謐又帶著時代的印記,現(xiàn)在這里集時尚、文化、消費于一體,并與開放的人民公園一起,將成為全新的城市級地標,重新演繹百年前祠堂街那五光十色的城市文藝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