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Haruka
(資料圖)
來源 | 視覺志
時臨高考出分季,有個「特殊」的孩子上了熱搜。
他就是當年汶川地震的“敬禮娃娃”郎錚。
上個月剛過完18歲生日的郎錚,帶著少年特有的朝氣蓬勃。
15年過去,當年3歲的小朋友已經長成了1米85的帥小伙,愛打籃球、成績優(yōu)異。
沒人會忘記那個小小身軀,曾在一堆殘垣斷壁中,向著那抹中國綠,高高舉起的手。
長大后的小郎錚沒有忘記幫助過自己的人,更想成才報答祖國——
他高考成績637分,準備報考北京大學。
看到他成長得這么好,很多人都覺得欣慰,紛紛送上祝福。
因為汶川始終是中國人心頭的一塊傷疤,尤其是當年地震過后的那些幸存者。
他們如何繼續(xù)在那片土地重建家園、好好生活,始終讓全國人民牽心。
重建家園遇冷,還好有它
當年受災的,不只有汶川。
四川綿竹,距離汶川100多公里。
當年流傳最廣的地震照片中,一位綿陽男子躺在已經碎成廢墟的家園上,卻雙臂環(huán)抱胸前睡著了。
他此刻,一定很累。
大難不死后的短暫休息,就是為了未來有勇氣、有力氣,在這片廢墟上重建起新的家園。
綿竹人做到了。
如今十余年過去,新綿竹美景似畫。
特別是新建的玫瑰新村,灰白建筑、綠樹環(huán)抱,旁邊更是有盛放著大片大片“玫瑰”(大馬士革玫瑰算薔薇屬)的萬畝玫瑰田。
因為這里的人,災后為了謀求生路,開始了玫瑰種植之路。
其實在災情來臨前,綿竹就開始準備培育種植玫瑰——
因為綿竹的氣候,和遠隔7000多公里的“玫瑰王國”保加利亞相似。
而保加利亞盛產的大馬士革玫瑰,也在遙遠的東方小鎮(zhèn)落地生根、茁壯成長。
萬畝玫瑰,將這里裝點成了另一幅浪漫模樣。
可沒想到,突如其來的三年疫情,又將當?shù)厝说拿倒鍓舸蛩椤?/strong>
付出辛苦種出的玫瑰,在疫情期間徹底遇了冷,根本找不到人愿意前來收購。
正是在這種緊要關頭,卻有家民族品牌站了出來。
他們愣是新研發(fā)了一款花瓣沐浴露,且只用當?shù)氐拿倒寤?,為的就是要幫助當?shù)氐拇迕瘛?/strong>
這家企業(yè)就是那句家喻戶曉的廣告語“愛生活 愛拉芳”里的那個拉芳。
「花會一年一年的開,希望也會一年一年延續(xù)下去。」
拉芳盡自己所能,想要將這份重拾美好生活的希望傳遞給更多人。
玫瑰有銷路了,綿陽農戶也看到希望了。
其中,有位姓張的農戶是最早負責玫瑰試驗田的人。盛開的萬畝大馬士革玫瑰,都來自這一小片成功的試驗田。
除了成就感,地震前他和妻子最喜歡的就是來看這些玫瑰。
可沒想到,妻子為了保護孩子在地震中喪生,如今新家園只剩下他一人。
他不僅獨自將女兒撫養(yǎng)長大,每年還會帶著玫瑰田里盛放的玫瑰來看望妻子。
「擦干眼淚,讓曾經帶走你的土地,開出你最愛的花?!?/p>
他并不是這片土地上,在地震中唯一失去家人的人。
但他是無數(shù)勤勞、勇敢,愿意重振繼續(xù)生活勇氣的綿陽人中的一員。
而愿意幫助當?shù)厝酥饓舻睦?,讓他們的浪漫玫瑰夢成功得到回饋?/strong>
十余年過去,這片土地上不僅有了新希望,更有讓人追逐美好未來的決心。
中國式浪漫,“芳芳”最懂
或許,拉芳愿意幫助農戶的理由很簡單——
拉芳的創(chuàng)始人吳桂謙,也是農民的兒子。
1960年7月,吳桂謙出生于汕頭潮南區(qū)的一個十口之家。
這一年,有點特殊。
全國大面積受災,開啟了為期三年的大饑荒;汕頭則在這年開埠、設立為外貿口岸。
吳桂謙的父母都是農民,孩子多、家里經濟條件差,全家人擠在一間幾十平、僅有一扇小窗戶的老房子里。
這也造就了吳桂謙從商的想法,經歷過苦日子,他勵志要改變家人的生活。
從20幾歲開始,吳桂謙就沒有停止過嘗試。
有時候學別人做點小生意,賣賣蚊帳、塑料花;也有時候跑去打工,當學徒、騎車拉客出賣力氣……
一來二去,他也逐漸有了一些小積蓄。
關于如何花這筆錢,他看到了一個新商機——音像盒帶。
在20世紀80年代,音像盒帶誕生之前,音像業(yè)被單一的唱片形式統(tǒng)治。
所以,盒帶的誕生將音像行業(yè)推向了一個小高潮。
抓住風口,豬也能起飛。吳桂謙賺到了自己人生中那個破紀錄的小目標。
吳桂謙接受采訪? ??
可風口總會過去,當音像業(yè)逐漸沒落,他果斷選擇換行業(yè)。
正巧這時有客戶找到他,想要進口一批化工原料。
汕頭從開埠到改革開放,已經成了和外資往來的重要港口。
吳桂謙幫忙聯(lián)系找到了馬來西亞的有利凱瑪公司,這家公司也是當時生產化工原料皂基最好的公司。
也就是從這次開始,吳桂謙就正式成為了化工原料的代理。
日后創(chuàng)業(yè)辦廠、入局日化行業(yè),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拉芳也就此誕生,拉芳牌肥皂、拉芳牌洗發(fā)水……
隨著一條條廣告,拉芳逐漸被全國人民熟知。
前陣子,拉芳總裁接受采訪時,才終于道出了當初企業(yè)命名「拉芳」的用意——
就像歌里唱的:“村里有個姑娘叫小芳?!?/p>
「芳」是很多女生的閨蜜,是鄰家姐姐妹妹的名字。
也是很多男生的初戀,是地地道道的屬于中國女孩的名字。
而「拉」,就是為了拉近和“芳芳”們之間的距離,也是love(愛)芳芳。
可以說,拉芳真的很懂這種專屬中國人的浪漫。
這段解讀,也迅速在網上引起了一番討論與刷屏。
緊接著,更多拉芳的中國式浪漫開始被人們發(fā)現(xiàn):
“除了天安門和學校,每周一必舉行升旗儀式的企業(yè)可能只有拉芳了”;
“很多國貨品牌都把自己包裝成假洋品牌,拉芳的廣告語卻是創(chuàng)造中國秀發(fā)之美,始終將民族自信掛在嘴邊”……
雖有與外資接觸較多的經驗,但吳桂謙始終覺得中國人就該堅持中國人自己的東西。
不信,你看。
拉芳動輒研究20余年的那些成分,不見硅油、表活劑,全都是地道的中國風物:
蠶絲、長白山人參、云南黑松露……
?
絕境?還是絕處逢生
有人可能會說,拉芳愿意幫農戶肯定因為不差錢。
真的是這樣嗎?
隨便出門逛逛,你會發(fā)現(xiàn)超市里幾乎看不見拉芳的身影。
即便有,拉芳也一定是被擺在最偏僻的角落。
甚至還有很多人以為拉芳早已經倒閉了。
為什么?
因為在洗護市場,國貨品牌都面臨著相同的困境——
就像隔壁的蜂花,被傳了800次倒閉不說,還被吐槽包裝設計難看、像洗潔精。
拉芳也常被人說瓶子和蜂花傻傻分不清楚。
不夠洋氣、不上檔次,滿足不了大眾想要精致生活的新需求。
國貨們被外資品牌“拳打腳踢”,在別人通過互聯(lián)網早已俘獲新一輪用戶時,國貨們還傻傻地盯準自己的老渠道。
等他們想再跟上時代的這艘大船時,發(fā)現(xiàn)“船票”已經過期——
拉芳開了線上直播間,可直播間的人數(shù)永遠都只是個位數(shù)。
連網友都忍不住吐槽:
“我自己隨便直播一下,人數(shù)都比拉芳直播間的人多?!?/p>
曾經當年,那個“愛生活”的拉芳,在現(xiàn)在這個時代成了不受芳芳們待見的“土氣”國貨。
但拉芳呢?
它依舊愿意為了疫情遇冷的大馬士革玫瑰,完全開發(fā)一款新產品,去幫助曾經受過災的綿陽人。
它依舊愿意堅守研發(fā)技術,和中科院、浙江大學、廣東藥科大學等機構,一起繼續(xù)專門為中國人研制產品。
它依舊愿意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堅持做國貨品牌,始終深愛著這片土地上,那些曾經的消費者和他們的孩子們。
因為這就是國貨,這就是流淌在中國企業(yè)骨子里的那股勁兒——
始終不低頭、不卑不亢、做好自己的中國風骨。
未來的時代,到底屬不屬于拉芳,不好說。
但拉芳今年第一季度,卻從“產品掉隊、渠道老化、巨額營銷難見成效”的虧損,一舉實現(xiàn)了凈利潤3628萬。
或許,無人問津的拉芳,總會遇到依舊愿意信任它的中國消費者。
點個“在看”,為懂中國人浪漫的拉芳,也為無數(shù)像拉芳一樣堅守且不斷在幫助有困難中華兒女的企業(yè)們。
你們,好樣的!
部分參考資料:
1.《新國貨浪潮:中國城市商業(yè)密碼》藍獅子 何丹主編、吳曉波總顧問
監(jiān)制:視覺志
編輯:Haruka
微博:視覺志
點擊「視覺志」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