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消息報》網站8月23日報道,俄羅斯空天軍飛機22日在蛇島以東摧毀了一艘載有烏軍登陸小組的美制軍用快艇。此前,蘇-30SM戰(zhàn)斗機機組人員在黑海擊毀了俄羅斯天然氣開采設施附近的一艘烏軍偵察艇。烏軍在黑海的破壞圖謀由此遭到挫敗。專家指出,殺傷小型海上目標需要飛行員的高超技藝。
報道稱,消息人士透露,21日晚間至22日凌晨,烏克蘭海軍企圖在黑海俄天然氣開采設施所在區(qū)域搞破壞。至少三艘登陸艇和一艘執(zhí)行偵察任務的快艇參與了襲擊。俄海軍人員及時發(fā)現了破壞者并擊沉了偵察艇。烏登陸艇開始向蛇島撤退,但沒能躲過俄偵察設施的搜索。其中一艘在渡口被擊沉,另一艘在蛇島附近被摧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另據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網站8月22日報道,黑海艦隊海軍航空兵蘇-30SM機組人員在俄羅斯天然氣開采設施所在區(qū)域,成功進行了一次獨特行動。這架戰(zhàn)斗機于夜間發(fā)現并摧毀烏軍偵察艇,在黑海阻止了一起引人注目的破壞活動。俄功勛軍事飛行員、退役少將弗拉基米爾·波波夫介紹了此次行動是如何開展的,以及為什么選擇戰(zhàn)斗機來摧毀敵方快艇。
報道稱,將蘇-30SM戰(zhàn)機用于此類目標大概在整個特別軍事行動期間尚屬首次。航空界一致認為,對蘇-30SM而言,夜間摧毀快艇是一項非同尋常的任務。
波波夫表示,敵方快艇有很大概率準備實施破壞,用戰(zhàn)斗機來阻止恐襲可以說相當少見。
他說:“毫無疑問,這種對戰(zhàn)斗機進行戰(zhàn)役戰(zhàn)術使用的方案并不常見。許多事取決于作戰(zhàn)環(huán)境,首先取決于我們指揮所作出決策和阻止襲擊的時間量。此次緊急動用前線航空兵是形勢使然,否則破壞行動可能導致海上平臺開采站嚴重受損或起火。”
▲資料圖片:蘇-30SM戰(zhàn)斗機(路透社)
記者問:時間量指的是什么?
波波夫答:時間是靠近闖入海域或空域者時必須考慮的主要因素。如果海岸警衛(wèi)隊艦只或快艇是從新羅西斯克或刻赤出發(fā),那么需要幾小時,甚至可能是10小時來接近敵方快艇。估計直升機飛到地方多半需要30至40分鐘。這也不能解決問題。而執(zhí)勤的蘇-30SM戰(zhàn)斗機升空則更加容易。對戰(zhàn)斗機而言,10分鐘足以抵達目標。
問:據說,這款戰(zhàn)斗機既沒有光電瞄準具也沒有夜間瞄準具。它是怎么發(fā)現快艇的?
答:夏季,拂曉時分,天色已亮。所以,快艇也可用肉眼看見??焱Э赡芰粝论欅E——螺旋槳和船在海中運動激起的浪花。如果晴朗無云,水的反光也可以讓人識別出目標。何況,快艇的速度相對飛機較慢。飛行員在看到快艇后打上瞄準標記并進行追蹤。
問:具體是怎么摧毀快艇的?
答:蘇-30SM飛機上有兩名飛行員。一名駕駛飛機,另一名是操作員。后者負責目標選擇、搜尋并選擇使用哪種武器摧毀它。很可能向快艇發(fā)射了一枚空對地中遠程制導導彈。
問:航空界稱此次行動獨一無二,是這樣嗎?
答:這確實是一次相當獨特的行動。它的實施表明,我們有多種手段對付海上目標。我已列舉過——海岸警衛(wèi)隊艦船、快艇、直升機,現在還有戰(zhàn)斗機。一切取決于作戰(zhàn)環(huán)境以及留給作出和實施決策的時間。
欄目主編:趙翰露
文字編輯:宋慧
本文作者:參考消息
題圖來源:新華社 資料圖
圖片編輯:項建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