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6月22日訊詩畫東湖,楚韻聽濤。6月22日早上,精彩紛呈的端午文化節(jié)在東湖聽濤景區(qū)拉開帷幕。當天,百名漢服愛好者相聚碧瓦飛檐的行吟閣畔,在屈原雕塑前行春秋大禮,賞東湖版《只此青綠》。市民游客在豐富多彩的端午傳統(tǒng)民俗活動中度過了一個極具荊楚韻味的詩意端午。
【資料圖】
端午邂逅楚風,他們在東湖這樣過佳節(jié)
行禮、焚香、迎神、獻禮、祝語……上午9時,身著春秋兩漢時期服飾的漢服愛好者相聚行吟閣屈原雕塑前,男著白袍黑帽威武莊嚴,女穿曲裾深衣、編垂云髻婀娜多姿,用史書記載的華夏禮樂儀式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漢服愛好者用史書記載的華夏禮樂儀式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記者李文婕 攝
儀式活動雖長達十余分鐘,但吸引了大批游客駐足觀看,連連稱贊。游客向先生說:“沒想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儀式,這么具有觀賞性,表演者舉手投足間流露出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與端莊,有很強的感染力,讓人肅然起敬。”
東湖聽濤景區(qū)端午文化節(jié)吸引眾多游客參觀互動。記者李文婕 攝
隨即,身穿不同朝代漢服的演員們,頭戴絢爛花飾、腰佩典雅香囊,從古色古香的行吟閣中款款走來,碧波湖畔魚潛淺底,身著霓裳羽衣的少女低頭淺笑,通過漢服走秀一展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魅力?!皶r裝秀看過不少,漢服秀還是頭一次!”游客小優(yōu)稱贊說,“我們漢服不僅衣袂飄飄,顏值驚艷,更能從形制搭配中看到中華文化的底蘊和意境”。
民樂樂手的演奏贏得觀眾滿堂彩。記者李文婕 攝
琵琶古箏聲聲入耳,身著漢服的民樂樂手先后演奏了瑰麗浪漫的《楚辭》和婉轉(zhuǎn)綿長的《高山流水》,贏得了游客滿堂喝彩。身著青綠長裙、頭頂山峰發(fā)髻的少女翩翩起舞,與行吟閣的圓柱綠瓦、遠端的山巒和諧相融,《蒼山點翠》、東湖版《只此青綠》、《千里江山圖》等古典舞演員舞姿翩躚。
古典舞舞蹈演員“舞”出東湖青山綠水。記者李文婕 攝
“聽濤景區(qū),遠眺山廓,近臨亭臺,觀山攬湖,枕水聽濤,水天一色的自然風景與亭臺水榭的人文景觀相映成趣,自古是文人墨客的創(chuàng)作之源?!睎|湖聽濤景區(qū)相關負責人介紹,“希望通過舞蹈演員的服飾和舞姿,‘秀’出東湖的青山綠水,表現(xiàn)出新時代路上的東湖人努力實現(xiàn)‘世界名湖,人民樂園’的不懈追求?!?/p>
此外,還有傳統(tǒng)市集、包粽子、編蛋兜、包香囊、編五彩繩、點朱砂這些傳承數(shù)千年的端午節(jié)慶民俗活動,現(xiàn)場參與有獎問答還能獲得中藥香囊、團扇等傳統(tǒng)文創(chuàng)禮品。
楚風書畫飄香,湖北名家齊聚東湖畔話屈原
位于屈原美術(shù)館的“楚風香草寓芳華”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紀念展也吸引許多游客前來參觀。步入展廳,游客可欣賞到國家一級美術(shù)師徐本一的書法新作《離騷》片段、魏金修的書畫新作《楚澤香草》、李乃蔚的書畫新作《橘頌》等楚韻悠悠的書畫作品。
“楚風香草寓芳華”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紀念展。記者李文婕 攝
湖北書畫界十位書畫家徐本一、張?zhí)旃⒏鸩?、翟忠謀、毛羽、程新、樊利杰、魏金修、郝孝飛、黃少牧也親臨東湖,現(xiàn)場揮筆與觀眾親切交流,以筆墨丹青勾勒東湖觀山攬湖、枕水聽濤的壯闊江山,緬懷忠貞愛國、高潔無瑕的偉大屈原精神。
“一個展覽匯集了這么多湖北名家作品,十分難得?!庇慰屯蹩∈且晃粫嫄酆谜?,他告訴記者,“在參觀過程中,我從一幅幅精妙的書畫中,看到屈原精神的高潔俊逸,沉浸式感受到大師們的所思所想。端午佳節(jié),很高興能在聽濤湖畔,在畫中邂逅屈原?!?/p>
插花盡顯漢楚美,屈子文化景點受追捧
記者在屈原美術(shù)館看到,當天漢楚插花仿佛置身于荊楚山水之間,一件件以柏樹枝,菖蒲葉,蘭花等楚辭植物為主材創(chuàng)作的插花作品錯落有致,生機盎然,與名家書畫相映成趣。
非遺項目漢楚傳統(tǒng)插花“走進”東湖聽濤景區(qū)。記者李文婕 攝
“屈原曾在楚辭中寫到‘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說明從那時起古人就有賞花、習花、佩花的習慣。”非遺項目漢楚傳統(tǒng)插花藝術(shù)的代表性傳承人蘇艷玲以楚辭為依據(jù),用花草植物制作了一系列插花作品和人體花飾,她告訴記者,“漢楚插花藝術(shù)是中國插花藝術(shù)的一部分,至今有400多年歷史,本次展覽采用了漢楚地域特色的植物、樹材花卉和器皿,講述了兼?zhèn)淙宋奶刭|(zhì)和花卉自然之美的東湖故事?!?/p>
市民游客共同度過極具荊楚韻味的詩意端午。記者李文婕 攝
家住黃石的李女士專程帶女兒來聽濤“過”端午,身著漢服的母女倆在漢楚插花前合影留念。“穿上漢服過端午,更有韻味?!崩钆扛嬖V記者,“端午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聽濤景區(qū)的民俗活動、書畫展覽好玩又好看,寓教于樂,孩子也能從中學習到原汁原味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p>
市民游客共同度過極具荊楚韻味的詩意端午。記者李文婕 攝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會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開會,號召全世界人民紀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哥白尼、拉伯雷、何塞·馬蒂。被評世界文化名人后,國內(nèi)興起屈原文化保護與發(fā)掘的浪潮。正是20世紀50—60年代,東湖聽濤景區(qū)興建了行吟閣、滄浪亭、屈原紀念館、橘頌亭、屈原雕像等一批有關屈原文化的紀念景觀,成為武漢乃至全國傳承楚文化和屈原文化重要場所之一,也形成了武漢人到聽濤景區(qū)過端午、憶屈原的傳統(tǒng)民俗。
(記者李文婕 通訊員周翠蘭 彭沖)
【編輯: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