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巴顏喀拉山的“喀”讀kā簡體部首: 口 ,部外筆畫: 9 ,總筆畫: 12釋義◎ 〔~嚓〕象聲詞,形容折斷的聲音。
2、◎ 象聲詞:~的一聲,把樹枝折成兩截。
3、組詞◎喀吧kābā[crack] 象聲詞喀吧一聲,鉛筆尖斷了◎喀布爾Kābù’ěr[Kabul] 阿富汗首都,人口37萬◎喀嚓kāchā[crack] 即“咔嚓”,象聲詞。
4、斷開的聲音◎喀秋莎kāqiūshā[Katyusha] 火箭炮的一種,能成排發(fā)射炮彈,也寫作“卡秋莎”◎喀斯特kāsītè[karst] 巖溶的地形地貌,因在亞得里亞海沿岸的喀斯特高原最為典型而得名造句一、喀什地區(qū)處在中亞腹部,受地理環(huán)境的制約,屬暖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帶。
5、二、喀什凹陷北部地表構(gòu)造出露有多處油砂,分布層位主要是中新統(tǒng)安居安組和帕卡布拉克組,次為下白堊統(tǒng)克孜勒蘇群。
6、三、兩條河流匯入巴爾喀什湖,維系著兩百多萬哈薩克人的生活。
7、四、具體地說,就是今天的中國加上巴爾喀什湖和帕米爾高原以東,蒙古高原和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qū)。
8、五、在斯里納加一個寒冷的早晨,喀什米爾船夫集結(jié)在浮舟菜市場。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