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xxxx大片国产片_精品在线一区_亚洲午夜福利av_亚洲色大成人一区二区_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影片免费

您的位置:首頁 >生活 >

新消息丨文旅周刊|文物收藏那些事

2023-06-22 19:57:18 來源:海南日報

高價淘來的寶貝原來是粗制的贗品、看似不起眼的石頭卻是個老物件……近日,由國家文物進出境審核海南管理處、海南省博物館、海南省文博協會主辦的“瓊州鑒寶——民間收藏文物公益鑒定活動”在海南省博物館舉辦,受到不少海南藏友的點贊好評。

陶瓷器、玉器和錢幣系收藏熱門

隨著《鑒寶》《國寶檔案》《國家寶藏》《我在故宮修文物》等文化節(jié)目的爆紅,廣大社會群眾中掀起了一陣文化追求的熱潮。國家文物進出境審核管理處(以下簡稱海南文物管理處)自2019年6月16日首次民間收藏文物公益鑒定活動至今,共有1097件(套)民間文物參與鑒定。其中,瓷器206件,玉器220件,金屬器449件,雜項202件,書畫20件。其中,以陶瓷器、玉器和金屬器中的錢幣送鑒數量最多,也最受廣大市民群眾的歡迎。


【資料圖】

文物鑒定與考古學、博物館學是文博學科的三個方向分支,是一門體系化的人文學科。

以玉器鑒定為例,需要從玉料、紋飾、題材、器型、制作工藝、時代風格、地域特征等多方面去綜合判斷才能得出結論。這需要鑒定人員熟悉中國古代傳統(tǒng)玉材的產地,及玉料特征。例如,和田地區(qū)產的和田玉、河南產的獨山玉、遼寧產的岫巖玉等,都是中國常見的傳統(tǒng)玉材。自然造化變幻萬千,從事文物鑒定就得了解各種玉料的豐富性狀。

同時,要學習中國物質文明發(fā)展史和工藝發(fā)展史,對玉料加工工藝的時代特征有準確的認識。像“切”“磋”“琢”“磨”這些工藝留下的“蛛絲馬跡”,都是鑒定時打開歷史大門的“秘鑰”。從事文物鑒定,涉及的知識方方面面,駁雜且廣博,非一蹴而就。了解文物“是什么”的同時,做文物鑒定還得承擔解釋“為什么”,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歷史知識儲備是文物鑒定人員的基礎。

以“玉韘”為例,它的產生源于古代“六藝”之一的“射”,也即射箭活動。拉弓射箭時,手拉弓弦,大拇指上戴著避免被弦所傷的工具,就是“韘”。貴族們用的“玉韘”,通常裝飾著精美的花紋,到了春秋時期,很多演變成徒有其形的裝飾品,到了漢代,則發(fā)展成了稱為“雞心佩”的飾品,隨后逐漸沒落,到了清代,清人善騎射,和玉韘同樣作用的“玉扳指”又大量出現。

文物收藏難撿漏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國民購買實力增強,文物藝術品市場發(fā)展也煥發(fā)新機,吸引著新興的雅好文化的投資者步入文物藝術品市場。但文物市場非等同于一般的商品市場,沒有通過系統(tǒng)的學習和研究,很容易以“假”當“真”,以“次”充“好”,而血本無歸。

在中國,古玩行自古就有“不保真,不打假”的行業(yè)潛規(guī)則。東西真假,全憑買家“眼力”。若是“打眼”了,就得自認倒霉。所以,在文物藝術品交易市場里琳瑯滿目的文物藝術品魚目混珠,一著不慎,投資者則面臨著財產損失。

那如何科學地購買文物藝術品呢?首先,就是要學習,要對這件文物有足夠認識;其次,要放平心態(tài),不要抱著暴富的念頭進行投資。文物市場自宋代時規(guī)模已成,千年的時間里早已形成一定的市場價格衡量尺度,甚至大多數文物已經完成價值發(fā)現,想要撿大漏,可能性微乎其微。

文物藝術品和普通商品不一樣,沒辦法標量地去衡量價格。例如,一件文物通常包含歷史、藝術、科技三種價值,這無法絕對地用單一的經濟價值去衡量。筆者在私人收藏文物公益鑒定咨詢活動中,也發(fā)現了不少文物,雖然市場價格低廉,但具有深厚的地方史料價值,有些藏家則會慷慨地將藏品捐贈進博物館,將其承載的歷史價值分享給更多的人。

(本文作者供職于國家文物進出境審核海南管理處)(韓惠嬌)

關鍵詞: